时间推到建文帝朱允炆手里,“削藩”成了明朝上下最敏感的词。他上台说要“收权”,一个一个削弱那些叔伯兄弟,马上引发大地震。朱棣、朱橚、朱柏这些王爷们,哪个不是见招拆招?有的哭诉,有的硬顶,甚至烧房自焚。有的选择跟当朝皇帝对着干,直接举兵造反。各藩王之间关系既像兄弟,又像老死不相往来邻居,谁都防着谁;中央与地方成了明争暗斗的修罗场。老百姓呢?该出工出工,该交税交税。有人在街头议论:这些大户人家,到底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?有的说“王爷家门口粮米价格最公道”;有的却气愤:“撑死的王爷,饿死的百姓。”
其实,明朝宗室制度让不少小宗亲活得很煎熬。做生意、考功名、种地都不允许,只能伸手向国家要俸禄。哪怕你想独立谋生,不行。你要想“跳出系统”,祖宗家法直接把你拦死。这一套严格限制下,底层宗室混日子的比比皆是,常年苦着一张脸,只有名义上的荣华。
看起来,随着朱棣成功“靖难”登基,亲王们数量确实有所管控,制度愈发严密。朱棣对藩王下了铁规矩,什么不得领兵、不得离封地、不得进京探亲,甚至连哥们之间也不能随便串门。这一招表面解决了“分权”的隐患,皇室内部似乎消停不少。亲王们“表面风光”过着“猪一样的生活”:今天照例点名报到,明天只能在自家王府种花养鸟,谁家多出生一个孩子都是大新闻。
但假的平静背后也有暗流。有人不干了。像朱高煦、朱权、朱榑这些人依然心怀异志。不管世道多严,私底下的联盟、勾结还是防不胜防。与此同时,有官员偷偷上书揭发宗室“乱来”,有的王爷也学会了在规则缝隙里夹缝求生。下层宗室则渐渐流露出不满:既不能拼命挣钱,也拿不到足额俸禄,日子苦得和普通市民没多大区别,甚至更糟糕。明朝后期“宗禄困境”爆发,下层宗室经常被拖欠“工资”,有的甚至二十年颗粒无收。真有本事的宗亲,也被逼得离家出走,隐藏身份混迹江湖。
表象一片太平,其实明朝宗室体系早就埋下了爆雷的种子。到了明末,动荡登场。农民军、清军、南明势力三股贼风乱舞,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亲王郡王,集体进入生死大逃杀。你以为他们还能靠金银财宝保住命?有的王爷死守家财不肯散财救急,结果被李自成、张献忠活活“收割”;要命的不是敌人,反倒是自己亲戚变成了同室操戈的对头。有人被俘挨刀,有人穷困潦倒逃难,有人投江自尽、有人投敌被斩,还有藏头露尾苟延残喘的。
比如福王朱常洵,大名鼎鼎的洛阳富二代,手握金银百万,“人相食”的时候照样大摆筵席,结果闯军杀入城中,直接被李自成做成了下酒菜。还有周王朱恭枵,看势不妙便大撒银子,把“奖赏”挂到门口,硬是拖住了叛军一阵子。但大潮之下,谁也挡不住终结的命运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,很多王爷其实想做点贡献,比如捐钱“救急”、请缨出兵勤王,结果往往被中央当做眼中钉。崇祯皇帝希望藩王“吃喝玩乐、不学无术”,一旦表现出积极或者能干,反倒成了不安心搞本职工作的“危险分子”,有的甚至被“先下手为强”,提前关进大牢。
这时候,明朝的宗室体系彻底失去了功能,甚至成了负资产。朝廷的财政被几万号宗室人吃空了,官军对亲王家产虎视眈眈,百姓怨声载道,藩王自己则陷入左右为难:自保还是抗争?谁都没好果子吃。投降的、背叛的、躲起来的都有,但即便这样,无数王爷、郡王、将军最终要么自杀殉国,要么被敌人处死,真正“善终”的寥寥无几。
南明时期那些东拼西凑的复国小朝廷,靠着几位王爷撑门面,但大多成了“政治工具人”:被清军抓捕、被自己人排挤、甚至饿死、被逼自杀。后期,有的王爷逃亡海外,即使在台湾一隅,也被清廷追杀到底。最后剩下的人,有的改名换姓、苟全性命;有的在民间隐居数十年,晚景凄凉。这一切和他们曾经的权力、财富全无关联,仿佛一场冷冰冰的宿命游戏。
与此同时,分封制度把明朝卷成了烂摊子。宗室的稀释,让朱家“金枝玉叶”变得越来越无力。上面的大佬斗气内耗,底层小虾米讨饭都讨不到,连当一只“猪”都越来越费劲——你不能赚钱、不能当官、不能打仗,还不能乱跑,可谁又肯保证发饭票一定能按时足额?
说实话,明朝宗室分封,看起来是“保险箱”,其实到头来就是“定时炸弹”。说“多养点亲戚、国家就能更稳”——这个逻辑听了真是让人想笑。不如直接让这些王爷们打个工、种个田,兴许国家财政还能缓点气。结果明明说好了帮家族保驾护航,最后一个个坑了自己——不是散财就坐牢,不是捐钱就惹祸,不是少吃点就饿死。皇帝怕王爷造反,不如关起来养猪,养到最后也没几头能拉动磨盘。不让宗室干正事,又指望他们能保一国平安,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?
有些说法:什么“肥水不流外人田、朱家江山万万年”,听起来霸气,做起来狼狈。养的越多,添的祸事越多,到最后明朝自己都被自家人拖垮。真是夸也不是,骂也不是。皇帝巴不得亲王只会摆烂,亲王希望吃喝不愁、啥都不用干。大家一合计,十年二十年还行,可一百年后就全打回原形。你说这套分封,到底是人在制度里拧巴呢,还是制度本身就是个笑话?
咱们就问一句——明朝那些亲王郡王,到底是时代的“患儿”还是自作自受的“富贵猪”?一头拖垮国家的宗室,真的是皇权稳固的必备法宝,还是一副看得见的枷锁?有人说制度问题,有人怨昏君误国。那你怎么看:是该养着这些亲戚为防外患,还是早点让他们“自谋出路”才对?欢迎留言吵一架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