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三国演义的剧情来看,关羽被潘璋擒杀,和刘封未能及时出兵救援有一定关系,这也成为刘备处死刘封的原因之一。但是,此处有一个疑点,刘封仅是见死不救便被刘备赐死。距离关羽很近的马超也曾见死不救,为何他没被刘备追究责任处死呢?《三国志》中记载:孙权派吕蒙夹击关羽,而吕蒙用计攻占了荆州三郡。公元219年十二月,关羽率关平、赵累等将从麦城突围,随后在临沮遭到了吴军伏击,最终关羽父子被马忠擒杀。
临沮距离益州仅二十里路程,如果驻守临沮的蜀军能够接应关羽,关羽父子逃出生天的几率大大提高。可以说,关羽父子的死与临沮守将的不支援有一定关系。奉命驻守临沮的蜀国将领是谁呢?《马超传》记载:刘备在封马超为侯加封平西将军之职时,曾让马超督管临沮。这就是说马超则是名义上的临沮守将。正是这一原因,才让人们觉得关羽父子的死,与马超救援不及时有关。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?
《夷陵州志》记载:如今的湖北远安县就是三国时期的临沮。根据东汉十三州地域划分情况来看,当时的临沮属于荆州南郡治下。当时的南郡包括如今的湖北荆州部分地区以及宜昌部分地区。而三国时率军镇守荆州南郡的人,正是关羽。这样解释大家就能明白,临沮是关羽管辖的区域,临沮守将则是关羽的下属。关羽中计被俘,身为下属的马超率兵营救天经地义,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马超确实领过督管临沮县之职,但不过是个虚职,马超甚至从未到过临沮。换言之,关羽死时,临沮的守将不是马超而是别人。这样的推断有几点佐证。一、三国时期,魏蜀吴都设了许多虚职。比如关羽从未镇守过襄阳,却被刘备封为了襄阳太守。刘备称帝后,曾任命马超为凉州牧,但蜀汉政权从未控制过凉州。因此便可以说,襄阳太守、凉州牧等职务都是蜀汉政权所设的种虚职。马超督领的临沮县一职也是一种虚职。
展开全文
马超出身公侯之家,曾背叛旧主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马超不但出身不凡且武艺惊人,而临沮只不过是一个县。刘备怎会让已经封侯拜将的马超,真的去驻守临沮呢?换言之,刘备又怎会让身份尊贵的马超,真的去当一地县令呢?刘备当真如此时,性格骄傲的马超立即背叛刘备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。刘备让马超督管临沮县,只是地盘少时的权宜之计。可以将刘备的行为看成提前预支,也就是说刘备将这块地盘提前划归成了马超的封地。
另外,关羽父子被吴军擒杀前夕,自领汉中王的刘备还将马超封为左将军。左将军是汉朝的正牌将军,地位崇高。刘备刚通过加封,抬高承认了马超的尊贵身份,他又怎会让马超继续挂着临沮县的虚职呢?这个职位在此时无疑是变相的羞辱马超。综上所述,马超一生都没有到过临沮县,关羽父子被吴军擒杀时,马超相距甚远,刘备又怎会为此去追究马超的责任呢?
另外,从刘备对待马超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端倪。马超父亲入京面见天子时,马超竟然擅自做主在凉州割据,曹操将马超父亲诛杀便是因此。因父亲身死,马超怒而兴兵,联合韩遂等人一起讨伐曹操。只是西凉联军并不是曹操的对手,马超等人最终战败。战败后的马超又归顺了张鲁,当时的马超本想借助张鲁之力替父报仇,继续和曹操抗衡。但被收买的张鲁,竟然想将马超献给曹操。无奈之下的马超才带着家人逃往蜀地。
刘备刚招降马超,他就让马超率兵去攻打成都刘璋。除了攻打成都一战,投靠刘备后的马超一生再无建树。从中不难看出,刘备也在防备着反复无常的马超。所以,刘备只给马超加封了虚职与爵位,并没有让马超掌握实际兵权。没有掌握实际兵权的马超,即使马超当时真的在临沮,营救关羽对于他来说也是有心无力。所以说,从路程、实际情况两方面来看,马超都是无法救援关羽父子的。
最后,从客观原因来看,刘备赐死刘封最主要的原因,也不是他没有率军去救援关羽,而是刘封义子的身份对刘禅构成了威胁。刘备活着时还能镇住刘封,一旦刘备不在了,刘禅必定不是刘封的对手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关羽之死仅是赐死刘封的一个借口罢了。
参考资料《三国志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